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2 -> 网络普法 与宁同行 -> 以案释法
网信说法以案释法 | 中卫市发生贷款诈骗案 市民轻信"低息贷款"被骗万元
2025-08-28 15:40:58   
2025-08-28 15:40:58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"您急需资金周转吗?我们可提供低息贷款……"近日,中卫市市民周先生接到一通陌生电话,对方声称能提供低息贷款服务。正值生意资金紧张的周先生如同抓住"救命稻草",立即按照指引下载了一款名为"还呗"的APP,并填写了个人信息。然而,他未曾想到,这通电话竟是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
  周先生完成注册后,对方以"信息填写错误导致平台资金冻结"为由,要求其转账1万元作为"解冻金",并承诺解冻后贷款立即到账。急于获得资金的周先生未多怀疑,迅速完成了转账。但当他再次尝试联系对方时,电话已无法接通,APP也再无任何动态。此时,周先生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,共计损失1万元。

  这起案件并非孤例。据宁夏通信管理局透露,近期诈骗手段持续翻新,除贷款诈骗外,刷单返利、虚假投资、手工兼职等骗局也屡见不鲜。诈骗分子往往抓住受害者急需资金、追求高回报或兼职赚钱的心理,通过假冒正规平台APP、伪造官方链接等方式,以"小额返利""解冻金""保证金"等名义诱导转账,最终导致受害者财产损失。

  【网信说法】

  从网信部门视角分析,此类诈骗案件呈现三大特征:其一,精准利用受害者心理弱点,如资金紧张时的"雪中送炭"承诺、兼职需求中的"轻松赚钱"诱导;其二,技术手段升级,通过仿冒正规APP界面、伪造官方客服身份降低受害者警惕性;其三,话术设计环环相扣,从"小额试探"到"大额收割",逐步瓦解受害者防备。

  网信部门提醒:市民需牢记"三不原则"——不轻信陌生链接,不随意下载非官方渠道APP,不向未核实身份的账号转账。在涉及资金操作时,务必通过正规平台核实信息,并与家人、朋友商议,或直接拨打96110咨询。若遭遇诈骗,应立即保留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,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。只有提高防范意识,才能筑牢网络安全防线,让诈骗分子无可乘之机。

【编辑】:张海莹
【责任编辑】:张海莹